首页 > 资讯 > > > 正文
风险提示|远离洗钱陷阱“三要” “三不要”
发布时间:2023-07-02 02:04:33   来源:北京现代汽车金融服务号  

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说过洗钱,但并不了解什么是洗钱。还有不少人觉得洗钱离自己很遥远,跟自己的生活关系不大。金融工具和交易品种繁多而且复杂,犯罪分子的洗钱套路也不断迭代升级,有些消费者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卷入洗钱陷阱。

那么,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, 远离洗钱陷阱呢?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“三要”“三不要”。

○ “三要” ○


(资料图片)

/远离洗钱陷阱/

1

要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

合法的金融机构接受监管,履行反洗钱义务,是对客户和自身负责。根据我国《反洗钱法》规定, 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中获取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,应当予以保密,非依法律规定,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,确保客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得到保护。 网上钱庄等非法金融机构逃避监管,不仅为犯罪分子和恐怖势力转移资金、清洗“黑钱”,成为社会公害,而且无法保障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的安全性。一个为您频繁“通融”、违规经营的网上钱庄可能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便利,让犯罪的黑手染指您的账户。您能放心让这样的网上钱庄帮您打理血汗钱吗? 选择合法、安全可靠、严格履行反洗钱义务的金融机构,您的资金和个人信息才更安全。

2

要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

开办业务时,请您带好身份证件,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。有效身份证件是证明个人真实身份的重要凭证。为避免他人盗用您的名义窃取您的财富,或是盗用您的名义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,当您开立账户、购买金融产品以及以任何方式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时, 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;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; 如果您不能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,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将不能为您办理相关业务。

3

要配合金融机构进行

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

按照我国反洗钱法律法规,办理金融业务达到一定标准的,金融机构需核对您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,确认您的身份信息, 请您配合金融机构通过联网核查身份证件的真实性,或以电话、信函、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您确认身份信息; 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合理的提问。这不是限制您支配自己合法收入的权利,而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,防止不法分子浑水摸鱼,保护您的资金安全,创造更纯净的金融市场环境。 特别提醒,身份证件到期更换的,请及时通知金融机构进行更新,金融机构只能对身份真实有效的客户提供服务,对于身份证件已过有效期的,金融机构应通知客户在合理期限内进行更新。 超过合理期限未更新的,金融机构可中止办理相关业务。

/ 远离洗钱陷阱 /

○ “三不要” ○

/远离洗钱陷阱/

1

不要轻易汇款或转账

近年来破获的网银诈骗、互联网非法集资等网络洗钱案件警示我们,对于网络信息要仔细甄别, 不要轻易通过网银、手机等方式向陌生账户汇款或转账;对于网络信息要时刻警惕,不可因贪占一时便而最终落入骗局。

2

不要出租或出借

自己的身份证件和银行卡

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、银行卡,可能产生以下后果: ● 他人借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; ● 可能协助他人完成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; ● 可能成为他人金融诈骗活动的“替罪羊”; ● 您的诚信状况受到合理怀疑; ● 因他人的不正当行为而致使自己的声誉和信用记录受损; ● 因触犯反洗钱、反电信网络诈骗等法律法规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制裁。 金融账户、银行卡等不仅是您进行金融交易的工具,也是国家进行反洗钱资金监测和经济犯罪案件调查的重要途径。贪官、毒贩、恐怖分子以及其他罪犯都可能利用您的账户、银行卡进行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,因此, 不出租、出借金融账户、银行卡既是对您的权利的保护,又是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。

3

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

切断资金流是犯罪分子比较常用的洗钱方式,现金被取出后,犯罪分子就可以携款潜逃。比如,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平台会发布取现任务,不法分子会通过“返利”方式请我们帮忙用自己的账户取现,现金取出后对方再返回一部分利息或佣金。 然而,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。 请您切记,账户将忠实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,请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。

/ 远离洗钱陷阱 /

○ 防骗小贴士 ○

➊陌生号码让您转钱的电话一律挂掉;

➋陌生号码让您转钱的信息一律删除;

➌陌生号码告诉您中奖的信息一律不信;

➍陌生号码让您点击的链接一律不点;

➎陌生号码告知您熟人介绍的号码一律核实;

➏陌生号码让您提供验证码的一律不说。

- END -

遵纪守法

积极配合

保护自己

远离洗钱

- 部分文字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-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@  2015-2022 世界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