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盛洪村位于黄山、宣城交界处,南倚太平湖,北临桃花潭,是黄山市最北的村落之一。
近年来,该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,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和特色产业培育、文化挖掘与治理机制创新,初步走出了一条美丽乡村建设与美丽经济互促共进的富民强村之路,在生态底色上描绘出一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画卷。
一张“认养卡”催化产业发展
传统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的盛洪村以小产区模式为突破口,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精致农业,在山林和田地上打造出“三个一千”(千亩有机稻、雷竹林、黄花菜)、“六个一百”(百亩香榧林、覆盆子、板栗园、猕猴桃、西瓜、甘蔗)产业基地。为迅速打开产品销路,盛洪村提出富有创意的“认养模式”,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宣传让购买者报名认养果树,后期瓜果收获后按认养数目发放给他们,用一张小小的“认养卡”串起村内各类农产品销售路子,凭借着本土绿色果蔬的好味道迅速提升了人气,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益叠加化。同时,盛洪村立足全村3000余亩农田,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并于2022年年底完成黄山市首批“小田改大田”试点工作,实现了“旱能灌、涝能排、田成方、渠相通、路相连”的现代化田园格局,通过连片种植油菜花和水稻,打造出“花田稻海”景观带,深度挖掘出了高标准农田景观价值,如今的盛洪村每年的产业收入已达30余万元,成为了农田种能观景,作物收则致富的“绿色田园”、“生态乡村”。
一辆“小火车”带动农旅融合
秧苗翠绿,火车呜呜,在盛洪村朴门亲子农场里,一辆小火车载着游客在田野间穿梭,火车轨道穿越村路、农田、竹林等,坐在小火车上,优美的田园风光便可尽收眼底。近年来,盛洪村把生态宜居作为乡村建设的首要目标任务,坚持“保留原始脉络,修复农村风貌,挖掘乡土文化,培育乡风文明,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”的建设理念,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通过美丽乡村“五微”行动相继打造出三保和盛村两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,再现了古朴的山水街巷气韵,田园信步,一步一景,成为了盛洪美丽乡村的特色招牌。为了深度推进农旅融合,盛洪村做活田文章,打好创意牌,把旅游观光的舞台搭在了田湖林地之上,荷花塘、抖音门、田园火车、田埂餐桌等特色元素被植入农田村庄,错落有致的村庄掩映在绿树繁花中,网红小火车穿梭田野,铅笔观景道漫步荷塘,板栗园采摘体验乐趣,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正徐徐铺展。
一幢“旧房子”点燃乡村研学
“种苗在东皋,苗生满阡陌”。不仅是发展传统农业,依托美丽乡村建设,盛洪村用生态美吸引外来资,让村内闲置资产摇身一变成了研学交流的好地方。返乡回来的吴建兵,投资300余万元将旧校舍和老油坊改造成见朴文化研学基地,徜徉其中,涧窑、书画院、长廊、亭榭分布有致,在这里既能亲自动手体验胎瓷作画、陶艺烧制,也能捧一杯咖啡静享闲暇时光。90后陕西小伙、“青年农夫”吴金财也被美丽的生态环境吸引,成了盛洪的新农人。他与小伙伴在盛洪创办谛稻森林农场,发展“绿色事业”,同时,他们也在盛洪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当起了农耕老师,通过开设农耕主题系列课程,让孩子在稻花香里开启农耕文化研学之旅,通过在“耕读”“耕食”“耕作”中收获别致的劳动乐趣和农耕知识。盛洪村通过“低门槛引入,高强度孵化”让乡村研学生了根、开了花,春末夏初,一批批研学游团队来到盛洪村,与大自然和美丽田园邂逅着一场场奇妙的游乐经历,千年盛洪历经蜕变,正以新兴的姿态迎接着人们的到来。(杨霆之)
关键词: